新篇启程 步履铿锵
《上新了·工程》专栏
我们聚焦
新开工 新进场项目
直击项目重难点
剖析项目建设意义
记录每寸向前的风景
今天
我们一同走进
松万2标
要在密集城区、铁路交叉、江河横穿等复杂环境下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建设者如何在有限物理空间内破解多重束缚?松桃至万山高速公路第2标段(简称“松万2标”)以科学规划与创新管理,在铜仁城区腹地迎难而上,突破重重制约。

松万2标项目工区驻地
战略动脉
打通武陵山区纵向通道
G6512秀山至从江国家高速公路松桃至万山段,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密规划)》中的重要路段,是我省“678”高速路网“1纵”仅剩的两个未实施路段之一。由贵州公路集团第三工程公司承建的松万2标,北起铜仁松桃大兴,南接铜仁万山龙生,贯穿铜仁三大城区,是贵州省东部新增的一条纵向省际通道,主线长8.08公里,另含铜仁东连接线4.3公里、铜兴互通连接线4.8公里,桥隧比达75.7%。

松万高速项目平面图
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打通铜仁武陵山区纵向通道,实现铜仁城区高速路网闭环,提升通行效率,更将强化铜仁与湖南怀化、长江经济带走廊的交通衔接,优化过境交通和城区互联,为黔东北经济带发展注入新动能。
攻坚克难
多重约束下的技术与管理挑战
松万2标项目两大控制性工程为全长2583.47米的锦江特大桥与3527米的铜仁东隧道,是穿越城区的技术攻坚核心部分。项目需在城区密集建筑群中穿行,多次与既有高速、市政道路、铁路及航道交叉:项目黄金塘枢纽、铜仁东互通与既有的高速、市政道路相连;多座桥梁需上跨、下穿既有公路、市政;锦江特大桥需跨越九龙大道、渝怀铁路与锦江航道;铜仁东隧道则从高铁站商业区穿山引出。整个项目被“山、河、路、轨”分割成三个相对孤立的区域,施工组织极其复杂。

锦江特大桥(下承式拱桥)效果图
此外,铜仁东隧道进出口段地质条件复杂,进口端紧邻铜仁火车站,为浅埋地层,左右洞顶板埋深仅1.5~35米,地形偏压严重,进洞难度大,连接线需下穿站前铁路,洞口位置存在明显偏压,且周边紧邻密集居民小区,爆破和机械作业受限;出口端毗邻居民区、市政主干道及商业区,地面交通繁忙,环保与社会协调压力大。且全线弃方量约299.2万方,城区内土方处置困难,进一步增加了工程难度。

铜仁东连接线隧道出口位于房屋集中区
迎难而上
科学组织与创新工艺破局
面对严峻挑战,项目部以科学规划、精细管理积极应对。
项目部按照集中、节约、满足使用功能原则,采用分工区管理模式,将全线划分为3个工区。其中,第一工区主攻铜仁东连接线隧道及连接线,重点解决浅埋偏压和城区施工难题;第二工区负责锦江特大桥及铜仁东落地互通,统筹协调跨铁路、航道及市政道路交叉的多种桥梁结构施工;第三工区集中处理铜兴连接线及互通区,攻克拆迁协调与敏感区域施工限制。通过分区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显著提升施工效率。

项目2#钢筋加工厂
锦江特大桥转体T构采用挂篮悬浇+BIM模拟技术,钢箱系杆拱段运用内倾式提篮拱与步履式顶推工艺,保障跨铁路、跨江施工安全与进度。

锦江特大桥2-85m转体跨渝怀铁路
铜仁东隧道通过增设斜井拓展作业面,实施爆破振动监测与入户评估,最大限度控制对周边居民影响。

铜仁东连接线隧道进口涉及铁路
针对3个涉及铁路工点的施工许可,项目部主动对接项目公司、设计单位分阶段与铁路部门建立联系机制,全面掌握手续办理的全部流程,明确沟通机制、工作重点。

纵向施工便道
针对城区交通干扰问题,科学规划13条施工便道,与市政规划道路、通村同组道路结合,实现“永临结合”,保护土地资源。修建的便道兼顾材料运输、机械通行及社会车辆疏导。
针对隧道周边建筑物密集问题,项目部拟在施工前对爆破作业可能影响的范围进行全面入户调查取证,施工中在敏感点设置振动监测点进行全程监测。
黄金塘互通及铜兴连接线邻近学校、居民区等敏感区域,全线优先采用冷开挖、水磨钻等低扰动工艺;严格控制施工时间、降低噪声和扬尘污染;优化运输路线、设置隔音屏障;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边坡稳定、建筑振动等关键指标实施动态管控,落实环保要求。

铜兴连接线紧邻铜仁市十五中学
为解决城区弃方处理难题,项目创新采用“内消+处置+外弃”多轨并行模式,筛选优质石料作为自产砂石料,用于项目混凝土原材料;将符合标准的弃方纳入城区建筑垃圾集中处置体系;最后通过自选4处弃土场解决剩余弃土问题。该方案既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又保障了环境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