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首页 >新闻中心>集团要闻
安全前哨站 | 小小“生命绳” 拴住“大安全”

导读

贵州公路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云南威彝高速3标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境内,项目包含隧道5座,主线桥梁5座,匝道及连接线桥梁8座,桥隧比达97.65%,高空作业风险突出。为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项目部在坠落基准面2米及以上的各类复杂高空作业场景中,全面推行“生命绳”安全措施,通过技术创新与规范化管理,构建起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

技术革新:因地制宜破解高空防护难题

在桥梁下构施工中,针对传统安全绳无固定挂设点的难题,项目部创新采用“骑马卡”装置,将安全绳稳定架设于桥梁中系梁、盖梁等关键部位。作业人员通过背带挂钩与安全绳联动,形成“移动式”防护屏障,既确保人员自由作业,又实现全程防坠保护。

通过“骑马卡”架设“生命绳”

桥梁上构施工中,项目部通过钢材焊接支架架设安全绳,采用“高挂低用”模式,使安全挂钩可随施工进度灵活滑动,避免频繁摘挂带来的操作风险。

“生命绳”应用场景

隧道施工则结合台车结构特点,将安全绳直接固定于台车顶部,为工人提供稳定可靠的高处作业平台。

“生命绳”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教育先行:全员培训促安全习惯养成

项目部以“意识提升+规范操作”为核心,构建常态化安全教育机制。每日班前会由现场技术人员担任讲师,结合当日作业环境,详细讲解当天的施工任务、作业环境特点以及潜在风险,重点讲解“生命绳”的选择、系挂规范及应急处理流程。通过反复强化培训,一线人员逐步形成“无防护不作业”的自觉意识,有效减少了高处作业风险。

开展教育培训

效益双赢:安全水平与社会价值双提升

这一实践不仅为项目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更彰显企业“以人为本”的责任担当。通过降低事故率、保障施工进度,将“生命绳”从概念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坚实防线。